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陈重见他面无表情,开口话就是要与自己讲解诗文,心中微微有些错愕,但当即不表,老老实实的坐在了她的对面,柳姝将一本绢布文书放在他的面前。
“科举考试当中的诗文一项,大体以试帖诗为主,这一点与平日里吟诗作赋不同,试帖诗讲究格律,有一定的规范限制,这往往是历届科考当中士子们失意之处,其中承题和破题极为关键。”柳姝极有教谕风范,一言一语恰到好处。
对于试帖诗陈重有一定的了解,这在他所知的那个历史长河中,这种科举应试的诗文选项,多于八股相挂钩,作诗严格按照格律进行,所谓的试帖诗多半多为五言六韵或八韵七律,由「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
出题用经、史、子、集语,或用前人诗句或成语;韵脚在平声各韵中出一字,故应试者须能背诵平声各韵之字;诗内不许重字;语气必须庄重;题目之字,须在首次两联点出,又多用歌颂皇帝功德之语,是科举考试中历年以来必考之项。
当然华朝虽然例行这种试帖诗,但却不像陈重所知那段历史当中的八股那般严格,华朝的试帖诗范围较大,内容也较宽泛,不似八股那般死板。
“科考命题,只是撷取前人诗中的一句,或择取一个典故、一个成语。士子们如果不知命题的出处,也就无从着笔,所以试帖诗考究的不仅是生员的诗文造诣,更多的还在于考究生员们博览群书、熟读读四书五经、前人典故的能力。”柳姝翻开绢布文书,郎朗讲解道。
说实话,陈重对这类试帖诗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仅仅也只是了解,如果要让他按照前人典故作出一首符合韵律的试帖诗,那就算是打死他也作不出,对于前人典故、经史子集的阅读量也只是泛泛,最大的问题是,陈重压根对这些东西就没什么兴趣。
见他面露难色,似是对自己讲解的知识有所不解,柳姝虽然对他印象恶劣,但身为教谕,她的风范使然,略微沉吟问道:“若是有不解之处,可以当即提出。”
陈重心里虽然有上百个不解之处,但却又不知从何问起,总不能说自己对此一窍不通吧,若是这样一说,岂非被对方笑掉大牙,作为一个有节操、善于应对女性的杰出男人,他还是选择笑着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聊熟于心。
见他神情奕奕,不像是不懂诗词格律,柳姝眨了眨眼继续讲解道:“为了更好的让你感受试帖诗的精妙之处,我现在以当朝大学士宋濂宋大人当年参加科举应对试帖诗的一例为你讲解。”
“此诗出自乙亥年九月,乃是宋濂大学士参加秋所做之诗,当年科举考试中试帖诗一项所选取的题目为王猛扪虱。”
当陈重听到王猛二字的时候,心头微微一震,这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