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既然有刘先生为他求情,朕可以不再追究这件事。但是官员职权混乱的局面,绝不能再这样下去。朕不想再看到,朝中官员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毫不关心,只想拿着放大镜观察别人的缺点,以试图弹劾一名朝廷大臣下台,获取震动天下的名望。
这种官员除了为自己邀取名利之外,朕看不出这种官员对大明,对大明的百姓究竟有何益处?他们读圣贤书却不知仁义为何物,天天喊着以百姓为重,却从来没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过。这种人就是**裸的伪君子。”
整个朝堂之上,除了崇祯的冰冷话语,刚刚气势汹汹的反对首辅的官员们,变的鸦雀无声。一直以来,都是东林党人以仁义的口号打压政敌,拿与民争利的名义牵制皇权。
但是第一次,在朝堂上东林党人完全在道义上被压制住了。一个皇帝动不动就拿百姓的利益来敲打官员,这种感觉实在是太违和了。
这让这些东林党人浑身不适,但又不能出言否定。因为现在否定崇祯的说法,无疑是等于动摇了过去20多年,东林党人在朝中立足的道德基础。
但是看着崇祯借着大义的名义,不停的敲打他们这些东林党人,甚至有些低阶的刚入仕途的文官,还没有被官场的黑暗和残酷的党争所污染,被皇帝的言论所激励,倾向于对朝堂来一次较大的政治变革。
刘宗周等东林大臣正想着如何扭转现在这个不利局面时,崇祯终于发出了自己的最强一击。
“右副都御史,这整顿言路的事,你理清了头绪了吗?”崇祯忽然向李夔?发问道。
李夔?马上走出队列说道:“回陛下,臣刚刚开始清理查证,科道官员们的过往上疏,尚未正式开始制定,清退科道官的办法。”
“那么你现在可以加上二条,凡是过去一年内,没有为百姓利益上过一疏的言官,必须从科道中清除出去;凡是过去一年内,攻击同僚的上疏超过为国家议事上疏的,加以警告,并给予一年的留职察看期,留职期间依旧不知悔改的,革职。”
崇祯话音未落,文震孟终于忍不住说道:“陛下待臣下何其苛刻,科道官位卑而权重,正是祖宗为制衡朝廷大臣而设。今日陛下对科道如此严厉,今后朝中权臣还有何人可制?”
“朝中会出现权臣,那就说明了官员权力和责任不明确,所以有人可以侵犯其他官员的权力,独揽朝政罢了。调整官员的权力和职责,是内阁的责任。黄首辅可以挑选翰林院官员和内阁组成官制改革委员会,重新修订内阁、六部九卿官员的职责权限。然后报朕审批。”
“陛下请三思,自九品中正制创建以来,历经隋唐两宋,这官员制度到了我皇明,已经改无可改。陛下有变革之心自然是好事,但是今日大明正是多事之秋,这贸然变动官制,恐怕未收其利,先承其弊。”韩?意识到继续让崇祯发挥下去,他们今天好不容易在朝堂上取得的一点优势,将会全部付诸流水。
黄立极此时终于从被群臣围攻的困境下解脱了出来,崇祯借着文震孟的话题,直接提出了对官制进行调整,这完全出乎黄立极的预料。
按照黄立极的设想,应该先从朝臣们不太关注的,地方改革做起。先获得地方官员对改革的支持,然后再挟持地方上的意见,对中枢进行调整。
通过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变革步骤,最后完成整个大明的政治改革。
但是现在,崇祯突然就在朝堂上发难了。他不顾及一切可以预先想到的朝臣阻碍,也不顾及天下士林是否会支持这个政治改革,轻描淡写的就把这个议题抛了出来。
不仅仅东林党人对此措手不及,就是黄立极自己也被崇祯的天马行空的想法给击蒙了。
不过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和东林之间已经无法罢手的黄立极,也不得不站出来赞成崇祯的提议了。
崇祯可以替他挡住朝中言论的攻击,是因为他对崇祯在朝政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如果在崇祯需要支持的时候他退缩了,那么崇祯对他的支持,也很快就会消失。
随着黄立极站出来支持官制改革,他的门生故旧也纷纷站出来呼应了。一时之间倒是压下了不少东林党人的气势。
但是很快内阁中李国普站出来反对,又再度让反官制改革的声势高涨了起来。
而朝堂上还没有做出选择的,是一些中立派官员和两位内阁大学士。他们还在犹豫不决,不知道该站在那边更为有利。
现在谁都不清楚官制改革到底是个什么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