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北运白粮在嘉靖朝之前,由苏、松、常、嘉、湖五府征收,输运内府白熟粳糯米十七万四十余石,内折色八千余石,各府部糙粳米四万四千余石,内折色八千八百余石,令民运。
到了嘉靖朝后期,额设白粮增加到,一十八万八百六十余石有奇,由南浙之苏、松、常、杭、嘉、湖六郡征解。
至万历朝之后,额设白粮增至二十万十七石。而从江南运一石白粮至京城,算上路费及折损大约为四石。
因此万历朝翰林侍读赵用贤曾上疏,言此二十万石白粮当值八十余万石,民不堪其苦…”
听了郭允厚描述的递解白粮民户的惨状,朱由检也不由为之恻然。而郭允厚也只计算了官府明面上增加的耗米、加工费、北上租船过闸的费用,对于征收白粮时吏胥的额外盘剥,及到京城之后内库收兑时库吏的敲敛,都尚未提及。
以朱由检登基后,对内承运库的核查,及对于皇庄改制时,田尔耕等人上报的种种弊端来看,这八十余万石还是缩小了说,恐怕要翻上一倍有余才是。
否则也不会有一旦被选上白粮户,就必定破家身亡的说法。20万石白粮,最后竟然要多缴纳10倍的税额,这自然是家破人亡的下场。
朱由检听着这些白粮民户的遭遇,觉得自己的鼻子有些发酸,他迫使自己镇定下来后,向郭允厚问道:“那么郭尚书,你对这白粮之役可有什么改善的建议吗?”
郭允厚顿时振奋了几分精神,天启陛下虽然聪睿,但却甚少召廷臣独对。且天启帝甚少出席朝会,因此廷臣多以奏章议事,但是如此一来,在无法确定皇帝心意的状况下,有些事情就不免搁置下来了。
对于白粮之役,从嘉靖朝便有大臣不断提及改民运为军运,以宽民力,但往往都被宫内拒绝。
如果不是崇祯召他商谈税收一事,郭允厚也不会冒险提出这个问题。因为在他看来,大明的急务很多,如辽东军事,各地水利修缮,运河漕运事务等。白粮不过只是牵涉到苏、松、常、杭、嘉、湖六郡,尚不足以动摇大明的天下。
不过既然崇祯主动提及,他也不介意说说自己的想法,“臣以为,第一、改白粮民收民解为官收官解,或是官代民解;第二、请陛下下令减少白粮本色上解,增加折色上解;第三、于京畿附近开辟稻田,解决一部分白粮征收的任务,减少江南地区白粮征收的数额。”
所谓白粮其实不过就是后世平常人食用的大米罢了,精磨后大米,去掉了糠皮和糊粉层,因为外观好,口感佳,所以被称之为精白米。
但是事实上,因为加工精度高,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米胚和皮层去掉多。因此“精米“的营养含量反而明显低于普通大米。
不过相对于后世用机器加工大米的方式,在这个时代加工精白米完全依靠人力,是一件相当繁重的工作。也因此白粮是专门用来供应宫廷、勋戚、官吏的俸禄的。
而本色就是指直接缴纳大米,折色即是指折算成银钱。相比起缴纳本色,要自己把白粮运到京城去,缴纳银钱的折色方式,反倒是成了相对较轻的税赋了。
虽然之前很为白粮农户的遭遇感到心酸,但是朱由检却没有立刻同意郭允厚的建议。
他思索了一阵之后,便转向一边站立的王承恩问道:“这宫内一年消耗多少白粮,用度又是怎么分配的?”
王承恩知道崇祯对于宫内的钱粮用度上一直抓的很紧,因此他对于宫内各处的花费倒也时常关心。
对于崇祯的问题,详细的虽然不清楚,但是大致的情况他还是说道一二的。
这20万石的白粮,宫内大约占据了15万石上下。除了用于皇帝、嫔妃、各处首领太监的用度,剩下的就是用于祭祀、宾馆,还有酿造酒醋之用。
听完了王承恩的解说之后,朱由检稍作思索之后便对他吩咐道:“从今日起,至朕开始,除节庆之外,宫中膳食一日用白粮,隔一日用常米,以为常例。酒醋面局既然已经改制,就不必再调拨白粮,令其在市场自购粮食。你和几位宫内首领太监商议一二,这宫内白粮用度务必缩减到现在的一半份额。”
王承恩有些惶恐,他向崇祯请求道:“陛下一人所费米粮又有几何,臣恳请陛下不必如此自苦,陛下和三位殿下的用度可维持如常。臣自当竭尽全力,消减宫中用度,完成陛下的命令。”
"
"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