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历代皇帝的语录文选,这是崇祯三年起皇帝令翰林院编辑的一部语录集,起初不过是皇帝说要让宗室子弟了解下太祖的生平志向,和当初太祖建国之理念。但是初本编撰完成之后,皇帝却下令除了宗室子弟要学习之外,各所学校也要一并加以教育。
为了能够尽快的把太祖语录推行下去,皇帝还要求对中小学校进行不同程度的删减,以便于不同文化程度的学生们更容易记忆。之后这本语录集便以2—3年一修的进度,变成了今日厚厚的一本语录加文选集。
也亏得大明历代皇帝并不喜欢说什么豪言壮志,太祖皇帝虽然英明神武但是年代太过久远,没有太多言词文选可以录入,否则这本历代皇帝的语录文选就该超过四书五经的厚度了。不过即便是如此,这本语录文选的字数已经超过了《论语》,接近半本《左传》的字数了。
随着《文选》的主编更换为孙之獬之后,这位正人君子眼中的无耻之徒几乎就要把崇祯皇帝登基以来的每一句话都记录下来了,并且这位还无耻的按照崇祯的言论对先皇帝们的言论进行修改,以确保崇祯皇帝的每一句话语不会跟自己的祖宗们抵触。
于是这本《文选》现在倒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崇祯的日常语录,其次才是太祖、成祖和熹宗,其他皇帝们差不多也就能说上一两句话,还大多是自省之言。如果一个懵懂学童初次看到这本《文选》,估计一定会觉得是英明无比的崇祯陛下指导太祖皇帝开创了辉煌的大明帝国,然后又任劳任怨的在给历代大明皇帝的错误擦屁股。
总而言之,这本《文选》坐实了孙之獬是个无耻之徒的名头,除了学校体系内的强制性教育,在私塾和书院等私人教育体系中都是被当做反面教材来看待的。虽然这些人不敢直接攻击《文选》本身,但是却拼命的批评孙之獬的个人品格。
大有通过否定孙之獬个人,进而否定《文选》之意。温体仁自然不会像那些文人那么肤浅狭隘,但也不会如孙之獬那样毫无顾忌的鼓吹《文选》的重要性,因此对《文选》只是采取了紧跟皇帝的姿态。
不过现在因为前复社首领张溥的突然跳出,主张把《文选》当成了读书人是否对皇明忠贞不二的试金石来看待,并认为要把《文选》列入读书人必修的科目,以培育他们忠君爱国的信仰等言论,顿时将《文选》的编撰工作再次拉入了朝野上下的视野之中。
温体仁虽然觉得张溥的所为有些小题大做,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对方有些言论还是很正确的,如果读书人连皇明为何而成立,历代先皇究竟想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皇明都不知道,他们又凭什么去辅佐大明天子去治理这个国家?
说到底,所谓治理国家这件事,是大明天子按照夫子的理想去建设自己心目中的皇明,而不是大明天子按照读书人的想法去建立士绅心目中的国家,这种主次问题是绝对不能含糊其辞的。
虽然温体仁不明白,张溥是如何转变了自己的立场搭上了皇帝的。但是他倒是知道一件事,当张溥把这个大家都知道的潜规则抛上台面的那一刻起,站在士绅立场的读书人就已经是岌岌可危了。
没有那个皇帝会反对张溥的主张,也没有那个皇帝会放过那些操纵皇权为自己谋利的读书人。所以即便是地方上反对的声音再大,张溥的建议还是会被皇帝所接受的,更何况现在的学校体系已经渐渐成型,支持《文选》列入教育必修并进入科举考试的声音并不弱于士林的反对声音。毕竟对于这些学校体系出身的学生们而言,这个主张更有利于他们和那些私学生们的竞争。
仅仅看现在双方在报刊上的争斗,有着大明时报支持的张溥也是稳稳的占据了上风,而皇帝的不表态,本身就意味着对张溥一方的支持。面对这位沉寂后再度爆发的前复社领袖,加上其和崔呈秀之间不清不楚的关系,就已经让温体仁对张溥心怀警惕了。
在没有当上大明首辅之前,温体仁做梦都想成为文华殿内的第一人,这不仅意味着文官的最高荣誉,同样也是大明权力的巅峰。就好比过去他以吏部尚书身份进入文华殿时,并不会有什么额外的感觉。但是在他就任首辅之后再来到文华殿时,却有了半个主人的感觉。
这也使得他最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上班的时候,再也不照着从前抄近路走文华殿后门的习惯,而是非要绕道正门,先站在门口看一看文华殿的正面,然后再慢慢走入自己的首辅办公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