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五章 上皇退休不退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军薛虎子当年镇守枋头,盗寇闻风丧胆,不敢扰乱市民。今非常时期,请恢复薛虎子戍卫将军的军职。”

    “薛虎子何许人也?”对枋头镇将这样的军分区司令,献文帝确实还没听说过。所以询问身边的尚书陆跋。

    陆跋自然清楚,薛虎子当年因参与诬告李奕、李敷,文明太后一怒之下罢免了他的军分区司令,而今他仍在武装部门口看守大门。听说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这事和皇太后有牵连,献文帝就犹豫起来。

    随行的大太监剧鹏晓得太上皇帝的顾虑,悄悄说:“而今太皇太后身边又有了李冲,也许不会再过问李奕当年的这些人事了。”

    献文帝听说之后,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点头答应了孙诲等人的请求,恢复了薛虎子枋头镇将的官衔。为薛虎子平反后,献文帝又发布诏命,一切赏罚,皆以法律为准绳,“不准口报鲢鱼三百斤”。一人犯罪,如果不是谋反大逆,罪止其身,不牵连家属。此举,修改了刑罚的连坐罪,推动了法制的进步。

    为薛虎子平反的讯息先一步传回平城,献文帝原本决定回平城后即着手调查李冲的问题,看能不能抓住把柄,弄一条罪名悄无声息地把他也办了。

    心急火燎的献文帝在半路上又耽搁了行程——齐州(今山东济南市)刺史拓跋平原要太上皇御驾驻跸途中,调派各地军马与齐州驻军形成“围点打援”的军事部署,消灭造反闹事的暴民——

    原来,齐州一个算八字的看相先生刘举是属猴的,自称上应天命,在齐州自称“齐天大圣”(不知其后吴承恩的《西游记》是否参照了这个美名)率众造反,聚集了旗下的徒子徒孙,造反的妖人多达万余。献文帝诏命司空、东郡王陆定国派出部队,与齐州军马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剿杀日宜猖獗的叛匪。

    按说,太上皇帝的命令当臣子的应该严格执行才是。没想到陆定国却说:“部队是国家机器,得由太尉统一指挥,没有太尉的调兵虎符,微臣碍难从命!”

    这一来,简直是让太上皇帝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使得豪情万丈的拓拔弘犹如掉进了冰窟里。献文帝这才意识到自己虽是太上皇帝,却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军权都掌握在太尉冯熙手中。

    献文帝不得不以“勤王”的名义,好不容易调动齐州附近的地方武装军队,配合拓跋平原的齐州军,向刘举宣战。

    太上皇帝御驾亲征,假“真命天子”遇见了真正的真命天子,受欺骗的民众纷纷倒戈,这才将严重的叛乱平定。经过这么一折腾,献文帝回到平城,已是第二年的春天了。

    有了平叛妖人刘举的这个教训,献文帝意识到必须掌控军权,唯此为大。但军权历来掌握在冯熙手中,文明太后之所以敢于向两任皇帝叫板,就是因为背后有军队支持,挺得起腰杆。

    若平空白地要将冯熙的军权转移到太上皇帝手中,冯熙不会同意不说,文明太后若不高兴了,说不定有好多人要掉脑袋。

    献文帝隐忍不发,每天在崇光寺吃斋念佛,跟和尚们讲经说法,在宫中见到为父亲戴绿帽子的李冲也是尊敬有加,处处称呼其为先生。

    就这样在处心积虑中刚过了几个月,前方传来柔然部队进攻敦煌的紧急边报,献文帝一看这是个好时机,当即召开八座大臣会议,准备亲自率领部队,御驾亲征。

    这时,拖着病体的尚书陆跋建议说:“敦煌偏远,又介于西、北强寇之间,恐怕不能抵御柔然的进犯,不如内迁到凉州。”

    拓跋弘不同意陆跋的建议,直接对太尉冯熙说:“冯卿把调兵的虎符交出来,朕要调动军队,亲征西北,剿灭柔然。”

    冯熙明晓得这是太上皇帝假征伐之名,行抢夺军权之实,他受妹妹重托,哪会轻易交出军权,就委婉地说:“敦煌远在万里之遥,太上皇帝刚从东南巡视回京,鞍马劳顿未消,请将息龙体。小小柔然草寇,不劳太上皇帝捉刀。”

    给事中韩秀官职太小,不晓得这场争论背后的真正板眼,也赞同冯熙的话,说:“敦煌置郡,为日已久,人习战斗,足以自全,敦煌太守尉多侯带兵有方,虽遇强寇相逼,短期必不致为强寇所灭,太上皇帝大可不必忧虑。”

    又是一颗软钉子刺来,弄得拓跋弘再无话可说,只得休会。这次抢夺兵权的计划没有成功,两次的行动方案受阻,给献文帝以巨大的打击。太上皇帝大感头痛,只得再次隐忍,重新寻找机会。

    果然,年底,敦煌守将尉多侯一举击破柔然万余兵众,斩获甚丰。消息传到平城,尚书陆跋一兴奋,脑溢血发作,一命乌呼。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qg8.cc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