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其实,此时的宋仁宗还对一个人有所不满,这个人就是前线战区总司令、自宋军三川口战败后,担任陕西马步军都总管、兼经略、安抚沿边招讨使夏守斌。

    夏守斌大军屯驻河中已经两个月,却不见其有任何动静,而韩琦在奏折中只提到了魏昭炳、王克基两人怯敌,对主帅夏守斌却只字未提,这是碍于夏守斌是前朝老臣,又是枢密院长官?还是韩琦指责魏、王怯敌,带有某种的暗示?宋仁宗清楚“兵熊一个,将熊一窝”的道理,但夏守斌是前朝老臣,先帝真宗临幸澶渊之时,夏守斌是驾前巡检,多少也算是经过战阵的了,该不会他也是怯敌了吧?

    事实上,仁宗皇帝的疑虑是准确的。

    但不能否认,此时的夏守斌,虽已不复当年随真宗皇帝御驾亲征之勇,甚而连他的儿子、当初识破元昊用反间计陷害李士彬的鄜延路副都总管夏元享(夏随)的勇气都不如,但夏守斌在军事谋略上还是有其正确的见解。

    夏守斌入主枢密院之前,是镇海军节度使、定州路都总管,当初,仁宗皇帝曾经向他了解西北形势,夏守斌回答说,西北那些小寨栅,平时驻兵不足千人,敌军如果以优势兵力前来,守军自顾不遐,哪里还能与敌军接战?应当把兵士合在一处,占据主要阵地,然后何机出击,或许可能成功。

    正因为(夏守斌这个意见,和韩琦后来给仁宗皇帝的意见一致)夏守斌有过这样的军事见解,因此,仁宗皇帝才于刘平、石元孙兵败三川口之后,对主动要求赴西北御敌的夏守斌寄予了厚望,不仅给了他精锐的帝国禁军,而且还赐给他尚方宝剑,让他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但生性实为庸怯、又缺乏运筹帷幄宏大谋略的夏守斌,在军中并没有什么威望,宋仁宗以这样的人主掌河中府军事,实际上无异于一个摆设。

    也就在仁宗皇帝对夏守斌大军逗挠不前心生不满的时候,文彦博和庞籍在河中府审理刘平投敌一案也有了结果,庞籍在上给仁宗皇帝的奏折中明确指出:黄德和退怯当诛!刘平等力战而殁,子孙宜赏恤!

    这个审理结果,给了宋仁宗一个申严军纪、振奋军心的机会,宋仁宗立刻下诏:黄德和临阵逃跑,处腰斩,枭首延州城下以警后人!刘平赠忠武军节度使兼侍中,在信陵坊赐宅院一座,录其子孙;石元孙赠中正军节度使兼太傅,录其子孙。其余万俟政、孟方、高守中、张达等战死将领,一并赠官。又从内藏库、左藏库各拿出缗钱10万,拨给陕西前线以充军需。

    但是,此时的仁宗皇帝,在对范仲淹的使用上却又一次犯了心疑,他改变了让范仲淹知永兴军的任命,而改任范仲淹为陕西都转运使,代替范仲淹知永兴军的,竟然是前次被欧阳修讥为“有何脸面出入朝堂”的原右司谏、现任刑部员外郎高若讷。

    很难说宋仁宗对范、高两人做这样的人事安排,这其中是否萌生了什么帝王心术?但高若讷上次没有谏留范仲淹,受到范的好友欧阳修讥讽,明摆着一定会对范仲淹有成见,仁宗皇帝如此安排,实在不能排除二人可以相互制约之心。而且宋仁宗这种做法太明显,谏官梁适就一针见血指出:范仲淹前次责贬饶州,高若讷时任谏官不仅没有劝阻,反而诋毁仲淹做事疏阔,今天却让他们一起共事,于情于理都不合适宜,应委派一员近臣才是。

    宋仁宗虽然被人戳穿了心思,但却还厚着脸皮装出不高兴的样子:朕正要把边陲大事委给仲淹、若讷,他二人怎能为过去的事情还生嫌隙?但仁宗皇帝话虽然是如此说,可后来想想,还是边事为大,开不得玩笑,最终取消了高若讷知永兴军的任命。

    不过,导致宋仁宗做出如此安排的原因可能还有一个,那就是仁宗皇帝已经下决心重新起用老宰相吕夷简。范、吕两人总是拴不到一个槽里,如果范、吕二人重新起用,那么一个在中央,一个在前线,万一要是再生出点什么意外,会不会误了国家大事?如此,有个高若讷在中间,或许会起到一点什么意想不到的作用也未可知。

    宋仁宗让吕夷简重归相位的决定,是在现任首相张士逊被御辇院近千辇官和家属拦住马头,马惊堕地之后做出的。其实,宋仁宗重新起用吕夷简的想法,早在三川口兵败之后就有了,现在张士逊马惊堕地,只不过正给了仁宗一个顺手推舟的机会。

    本来,西北战事突起,张士逊位居首相,拿不出半点儿替天子分忧的办法,遭到谏官们指责,仁宗皇帝念他身为先朝老臣,又当过自己老师的份儿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