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夏代玉版文字
夏代文字与黄帝仓颉文字一脉相承,商代废弃夏文字使用较为落后的东夷文字(甲骨文),西周灭商后,恢复使用了正统的夏朝文字。
夏人兴起于西羌,是炎黄两族联姻的后裔。夏族以龙为图腾,东迁建国后主要生活在华北平原和黄河流域及彭蠡泽和云梦泽(古南海,今长江中游)一带。夏王朝已进入农耕和百工时代,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都比较发达,天文、地理、文化、艺术等领域都已属非常进步。而商族人主要生活在山东河北一代,属于东夷游牧民族16支中的一支,他们以玄鸟为图腾,以畜牧业为主,经常活动在各诸侯国之间贩卖牛羊马匹,东奔西走,其文化和文明程度远不如夏人。商族人使用的是本民族(东夷)文字,无论字体和成熟方面都落后于夏文字。但是由于他们习惯了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在灭夏建立商王朝以后,没有继承和使用华夏正统文字,而是继续使用较为落后的本民族文字。所以我们寻找夏朝文字必须明白,夏文字是比商朝甲骨文更进步更成熟的华夏正统文字,商王朝六百年夏文字被遗弃,西周是夏朝文字的直接继承者。所以西周文字与夏文字更接近,更相似。
学者马贺山说:“夏朝文字就是夏篆,夏篆就是夏朝文字的最显著的特征,夏,大也,夏篆就是大篆,与仓颉大篆是一回事,这就是我多年摸索得出的一个结论。”很多史书上都有记载,虞夏商周之书,夏朝有“夏书”,“夏训”,“夏历”,世代相传4000余年,而我们一些偏执的学者却把这些真实存在的东西当成了神话传说,认为不可信,岂非荒谬!纵观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仓颉书》、《夏禹书》、《禹王碑》都是当时人用当时的文字记载下来的真实历史,古代人大多数都相信,而近代和当代的一些历史学家,在没有搞清楚文字产生和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就武断地认为某些史籍内容“是战国人根据口耳相传,结合战国的情况,后人窜入的”。马贺山先生说:“这种主观臆测几乎流行了近一个世纪,目前还在某些学者的著作中,进行重复和宣传,试问:从战国上推到夏朝,有一千五百年之久,哪个人有如此惊人的口耳相传的能力,在没有确切的证据和事实面前,杜撰出一个无名无姓的战国人,将自己的私货塞进虞夏书中,他究竟图希什么,战国的诸子百家,都是傻瓜,都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任人篡改历史,亏得疑古派及弟子们能想出这么一个笨拙的理由,糊弄那些不动脑筋的低能儿。历史是很难篡改的,但却可以曲解,当真相揭开的时候,即是疑古派原形毕露之日。”
夏代文字禹王碑文
马贺山先生呼吁:“我希望当代的专家学者,不要受疑古派的影响,和少受他们的影响,独立自主的客观的研究历史,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这样才能公正的心态平和的看待夏朝文字和夏朝历史。”
历史记载夏朝有文字。
如《尚书·多士篇》中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夏革命”这是周王告诉殷遗民的话,你们殷人祖先有典籍记载着殷革夏命的事。
《左传·昭公十二年》记有楚灵王称赞左史倚相说:“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也就是说,在公元前530年,楚国的左史倚相就以能够读懂上古名著而闻名于朝。
《国语.晋语四》:“有夏商之嗣典”。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