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李奇微从二月十日发动的“霹雳战役”(我军则称之为第四次战役),于三月底落下帷幕,历时近五十天,不但进攻失败,战线仍回归到原来位置,而且还损兵折将,这令李奇微既感难堪,又无可奈何。他感到自己遇到了从未遇到过的强劲对手,这个对手不按牌理出牌,狡猾异常,战术极其灵活,只要抓住“联合国军”行动中的一点秕漏,就果断地毫不手软地集中力量进行突击,并不断地扩大战果,而且心思缜密,战役行动环环相扣,令“联合国军”无从还击。李奇微从失败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他认为中朝军队在兵力上占有极大优势,且战术灵活、作战勇猛,意志顽强。虽然“联合国军”在海空军及武器装备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与中国军队差距不大,而中国军队的总指挥善于将劣势空军、火炮、装甲部队集中起来使用,造成在局部上的优势,这令“联合国军”进攻各部防不胜防。再加之“联合国军”兵力有限,难以应对。按目前的兵力和采取正面进攻的战术显然是不行的。因此,李奇微向美国总统及参谋长联席会议陈述了自己的建议:一、“联合国军”至少增加20万以上的兵力;二、利用海空军优势,进一步加强对中朝军队后勤运输线及物资屯积地的空中打击;三、改变目前的战术,利用“联合国军”海空军的优势及朝鲜狭长的东、西海岸线,在中朝军队的侧后方强行登陆,迫使中朝军队两面作战,以收奇兵之效。
与此同时,由于“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失利,几次战役损失惨重,在“联合国军”内部也产生了意见分歧,英法等国对朝战的前途并不看好,认为不应再扩大战争规模,畏惧长期陷入朝战之中,削弱西欧力量,失去对苏战略力量的制衡。主张用和谈方式结束侵朝战争。美国国会和政府的一些政治首脑们也认为:朝鲜战争由于中国志愿军的参战,已发生了根本牲的变化,战争已趋向于长期化,这必将削弱美国在欧洲的地位,影响美国既定的“欧洲第一,亚洲第二”的全球战略方针,耽心陷入旷日持久的朝鲜战争中抽不出身,而且国内民众已开始反对侵朝战争,特别是有不少侵朝美军官兵的亲属,得到自己的亲人战死或被俘的消息,已组团赴中国领回骨灰和遗物,或探望关押在战俘营里的亲人,害怕他们回来后传播不利的言论,这将影响国内民心及军心。但总统杜鲁门及“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等则认为此时还不利于和谈,必须将中朝军队赶回“三八线”以北,即以“实力政策”为基础,才能与中朝展开外交谈判,有利于保持美国在亚洲的地位。而美军远东地区总司令麦何瑟克则在东京大肆叫嚣:要扩大战争规模,以军事手段解决朝鲜问题,直到用武力“统一朝鲜”为止。并以此来恫吓中朝人民及影响美国政府对亚洲的政策。不过,中朝人民沒有被吓倒,却引起了美国政府及侵朝参战国内部的一片混乱,气得总统杜鲁门一把撤销了麦克阿瑟的一切职务,由李奇微兼任美军远东地区总司令,又调詹姆斯·范弗里特接任侵朝美军第8集军团司令。
侵朝参战国内部通过一番切磋后,同意了李奇微上述的三条建议。并开始向朝鲜秘密增派兵力,加强对中朝运输线的空中封锁。李奇微则暗中制订下一次战役的进攻计划。一场惨烈的大战又在酝酿之中。
我根据“联合国军”增大空中封锁的力度,已知李奇微将采取一次大的行动,而且这次行动很可能伴随着“联合国军”将在朝鲜东、西海岸的大规模登陆。于是,我在一个春寒料峭,冰雪刚融,冷雨霏霏的清晨,秘密乘专机返回北京,将自己的分析判断及中朝两军的情况向主席和中革军委作了详细汇报。主席和中革军委同意了我的分析判断,并叮嘱我做好反登陆及两线作战的充分准备。另外,主席还与我密商,让我将战线稳定在“三七线”附近,不要超过“三七线”,为今后的谈判打下基础。这次回国还得到一个好的消息,就是西安飞机制造厂已建成于三月初开始量产,月产zc一11b型战机120架左右。现在,全国各兵工厂都是“三班倒”,日夜加班生产前线亟需的武器弹药及各类作战物资。
我返回朝鲜平壤与金日成首相密谈了一阵,交换了看法,统一了意见之后,便回到了前总指。各类情况汇集在我的案头上。我详细地阅览了一遍,心中有了底。现在入朝作战的高炮师已有九个,负责主要铁路运输线及交通枢杻的空中保卫,十几个独立防空团、营已分配到前线各兵团使用。入朝作战的空军战斗机师增加到8个,轰炸机师两个(其中一个是苏联无偿援助的)。其中四个战斗机师担任交通运输线及重点目标的空中保护(另外,苏联也答应出动三个空军师协助防空),剩下的四个战斗机师和两个轰炸机师担负支援前线作战。这下,我可放了心,不太耽心后勤物资运输的问题。不过,为慎重起见,我还是汲取了后世的经验教训,命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