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不能让渊盖苏文,一路打一路逃下去了,一座坚城就消耗几个月的时间的话,把整个高句丽打下来,只怕得几年,这样,大唐的经济压力就大了,王旭送过来的两千万贯购地款,可没能把所有的军购贷款还上,因为后续,善阳和渭南,又都为前线输送了价值数百万贯的武器装备,医药物资等,仗一直这么打下去,就得一直得往前线输送,这也等于将原本应该更好的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钱财给浪费掉了。
“嘿嘿,有了这些滑雪板,只要新城一破,渊盖苏文插翅也难飞。”
孙享福点了点头,以李世民和李靖的智慧,当然会根据自己有利的条件,制定比较完备的计划,这个不用他操心,倒是打下来之后的问题,他要多考虑。
高句丽人虽然和汉人一样,喜欢生活在城池里面,但是,本质上,他们还是半游牧民族,民间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汉化基础,但最多与此前善阳的半胡血统的汉人相当,按照李世民的意思,是要将这些人都迁到关内来,打散了安置,不过,这就肯定会导致东北地区的人口稀疏,对于将其发展成大唐不可分割的领土,是有些不利的。
这块地方,汉朝时期就设了郡县管理,可后来,叛了,唐将其灭了之后,后期又叛了,再之后,就不用说了,契丹部建立的辽国,就是以这片土地为基础,直到后世,东边半岛那块区域也没有在天朝治下,孙享福自然是不会允许这种情况继续出现的。
那么,迁居更多的汉民到这片区域,加强汉文化,以及汉语教学,就是整个东北地区接下来需要做的工作了。
滑了一天冰之后,孙享福给虞秀儿去了一封信,要她上表扩建文工团,专门为即将纳入大唐治下的东部,西部,以及南部地区,招募训练出一批文工团员。
将来,这些文工团员不仅要为驻防的军士表演,还要为当地的农门百姓以及各个阶层表演,潜移默化的增加他们对于大唐的归属感,增加他们对汉文化的认同感。
当它这一封信到长安的时候,长安也有一封信到了善阳,是云南那边发来的消息,舍龙在萧瑀的帮助下,成功的回到了蒙舍诏,然之后,宣布了王浩的一系列罪行,获得了蒙舍诏的控制权,这时,已经被柴绍军打残了的云南诸部,选择了向舍龙投降,推其为云南诸部共主,在柴绍军的帮助下,舍龙强势收编了各部族的人口,使得云南之地,尽在其掌控之中了。
然而,遗憾的是,当舍龙回到蒙舍诏,指正王浩的罪行的时候,王浩的一干死党却保护着他,向密林深处杀了出去,最后,在舍龙的追击下,仅剩的王浩,张诚几人,选择了跳江,舍龙自己有落江未死的经历,自然是一路往下游寻找,可惜找了几百里,也没有找到他们的尸体,也就是说,他们也有可能还活着。
为此,萧瑀在剑南道,甚至去信长安,请房玄龄下令,全国范围通缉王浩,目前,还没有任何他们的行踪消息。
十一月下旬的时候,程处默再度押解着近两千车医药物资和装备,踏上了去辽东的路程,这次,装运物资的箱体车全部被改装了一下,铁轱辘轴承和轮子被卸下来,放在善阳了,铁皮包木的车厢,全部换上了一个雪橇车底座,装满药材和一应物资之后,由两匹马拉着,完全可以在雪地里奔行,去的速度,比回来时,可轻松快捷了不止一倍。
只等他到了辽东城之后,将那些雪地装备配备给军士,再进行一些训练,相信,春节前,对于新城的进攻,应该能落下帷幕。
当程处默踏上了满是风雪的路程的时候,在遥远的万里之外,大唐的使节团,也出了恒罗斯城,去往了他们的下一站。
与程处默的艰苦行军想比,他们简直是幸福无比,两个多月前,大唐拿下了碎叶城,宣布对周边数千里土地,十几个国家拥有主权之后,这支使团的行程,就成为了所有西域国家关注的焦点,首先,正使唐俭手上的那封天下第一运动大会的邀请函,就是他们无比看重的。
所以,他们到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国主组织百姓夹道欢迎,好吃的,好喝的,统统献上。
其次,大唐在西域表演文艺演出节目,彻底的火了,一度让某些小国的国王,不顾国家的安危,跟随他们的脚步,去往邻国观看,为的,就是看多一次这种震撼的表演,像千手观音这样的节目一出,很多小国的观众,都是直接跪倒一片的,他们比大唐的百姓还迷信,还敬畏那些无法解释的视觉现象。
也无怪呼会出现这种情况,实在是这边的国家太多了,宗教信仰太繁杂,历史上的玄奘,只是在西域逛了一圈,就路过了一百三十八个国家,现在,使节团队刻意的收集整理这些国家的信息,那么,他们整个出使的路线上,只怕会经过两三百个国家。
这些国家都不大,有的周长只有几百里,直径只有几十里,大些的,周长一千几百里,直径几百里,如果策马直接穿行的话,一天都有可能穿越两三个国家的国境,说是国家,其实大小,与中原的州县是一个等级的,人口,也是几千,一两万,到十几万不等,最大的,也不过二三十万人口。
而由于这几年商人频繁的在这些国家销售大唐的商品,他们对于大唐倒不陌生,许多国主,都跟着那些商人一样,将大唐喊作天朝上国,而这次,真正的见识到了大唐使节团的风采之后,他们才知道‘天朝上国’这个词代表的是什么含义。
那是一个礼仪之邦,那是一个物华天宝的地方,那里的军队当世无敌,那里的医术,举世无双······
他们甚至因为受限于词汇量,都无法很完整的将自己所知的大唐形容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