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不可描述的刊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印刷之后,随时可以重新整理模板,改印其他书籍。”徐大人笑容满面:“现在已经开始印《诗经》,并且已经有几十本了。”

    赵启明并不意外,因为所谓的活字印刷,重点就是“活”。当时改用活字印刷,而非印刷术,其根本原因就是为了能够不受限制,印刷出更多种类的书籍。

    “那印出来的书呢?”

    “已经送入宫中。”

    “宫里?”

    徐大人笑了笑:“为宫中提供日常用度,是少府的职责。”

    听到这话,赵启明恍然大悟。

    显然,少府已经今非昔比。在静安公主的主持下,这个朝廷内务部门已经快速壮大。但即使再怎么壮大,也有它的本职工作。而少府的本职,就是为皇室提供日常用度。

    就像之前找来的那些雕刻工匠,日常工作是为宫中提供玺印之类的器物。现在少府有了活字印刷,印刷出来的书籍当然也理应提供给宫里的那些皇子公主。

    表面上看,这与方便天下读书人的初衷有所出入。毕竟好不容易弄出活字印刷,不能只服务未央宫里那群人。但其实仔细想想,这其实是必要的过程。

    简单来说,印刷术的成果必然是先有皇室宗亲首先开始享用的。但这并不代表只能由皇室宗亲独享。若王侯将相有功,为彰显恩泽,赏赐几件宫中书籍也是无可厚非。

    等时间久了,活字印刷的成果就走入了贵族阶层。而当贵族阶层发觉到印刷书籍的便利,有了需求之后就会像皇室那样,寻找到技术转为家族子弟印刷书籍。

    而当贵族阶层拥有了技术之后,普及到民间就更加不是难事。

    “宫里需要的书,应该都是四书五经之类吧?”赵启明忽然问。

    徐大人有些不解的说:“圣人之言,教化苍生。”

    赵启明笑了笑,表情诡异。

    其实,他并不在意活字印刷目前只能服务皇室宗亲。因为历史上本就是如此。

    当活字印刷的技术出现之后,其成果首先为皇室所独享,当时被称之为“官印”。而有了官印之后,很快就引来贵族阶层的效仿,开始出现达官显贵们的“私印”。

    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印刷技术就会通过达官显贵们的“私印”流入民间,等到那个时候,新技术将真正走入千家万户,方便全天下无数的读书人。

    这是个必要的过程,赵启明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他在意的是,只有当活字印刷普及——甚至哪怕只是贵族阶层去效仿,逐渐出现“私印”,这也将意味着书籍种类爆炸般的增长。

    举例来说,比如《金瓶梅》这本旷世奇书,就是达官显贵“私印”的产物。而同时代的明清小说,还有《肉/蒲团》等等,都是出自豪门大户和坊间。

    达官显贵有自己的喜好,市井刁民也有自己的恶趣味。当新技术出现,书籍的成本降低,需求就会出现。而当需求出现之后,就会出现巨大的市场。

    孔子云,食色性也。读书人需要圣人之言,也需要成人刊物。

    所以当活字印刷术普及之后,才会迎来中国古代明清小说的欣欣向荣。而明清小说又以奇谈怪论,淫/秽刊物为主。甚至连“春/宫图”这种不可描述的成人漫画也冒了出来。

    老实说,赵启明还真没看过春宫图。

    甚至《金瓶梅》这类不可描述的书籍他也没怎么研究过。

    但是他相信无论哪个时代,大家都拥有同一个世界,和同一个梦想。明清时代的读书人衣冠禽兽,公元前的士子们也正人君子不到哪去。

    当不久之后的印刷术流入民间,书籍的成本降低,衣冠禽兽们的需要就会出现。而需要出现之后,什么类似《金瓶梅》、《聊斋志异》的书籍就将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当然,最好能出现图文并茂的漫画。

    “小侯爷?”

    “啊?”

    徐大人奇怪的看着赵启明:“您在想什么?”

    赵启明这才意识到时态,于是赶紧收敛笑容,认真的说:“我在思考实体出版业的未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