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大师们 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就会记得那句著名的台词:快,快去救列宁,布哈林是叛徒……

    好吧,我们的袁大师本来想接过这支光荣的火炬,和什么布哈林啦,什么兰格啦、什么希法亭啦、什么考茨基啦,什么伯恩斯坦啦等等继续战斗下去。(笔者注:这几位后一章介绍。)

    如此这般,他绝对就会被后世的公知们顶礼膜拜的好伐。可是这样一来会产生海量的S值,他只好悻悻地作罢了。

    逝者已逝,袁燕倏也木得办法。幸好奥地利学派三巨头之中还有一位长老级人物没死。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现年七十岁的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Friedrich Freiherr von Wieser)还能再活六年。此君也是庞巴维克的好基友兼妹夫,1917年担任了奥地利政府的财政部长。

    维塞尔大师是第一个提出“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这个词的经济学家,也进一步地深化了这个理论,把边际效用从生产和交易扩展到了资本和分配上面。还是简而言之,劳动者获得的工资、资本家获得的利息、地主获得的地租就是劳动、资本、土地各生产要素的收益,这些收益归根结底都是人类主观评价的结果。

    不过呢,这位大师在后世有个外号,叫做“伟大的误导者”。因为他实在是太过于追求“均衡”这个理念了。

    什么是“均衡”呢?

    打个比方吧,有两个人A和B:A有九个馒头,B只有一个馒头,他们胃口一样地吃五个馒头正正好。按照边际效用理论,A多出来的四个馒头对他而言只有很小的边际效用,反之,对B来说很大。

    因此同样是十个馒头,A九个B一个馒头的边际效用总和,肯定要小于A、B每人各五个馒头的边际效用总和。

    如果要达成两人最大边际效用的“均衡”,就要让A分四个馒头给B。A当然是不愿意的了。那么这个时候引入一个只有两个馒头的C,让他们三个实行民主制决策和投票,猜猜结果是什么?

    没错,ABC会均分这十二个馒头,每人四个,这样总的边际效用确实就最大化了,达成了“均衡”。

    可想而知,一个社会总是馒头少的穷人多,馒头多的富人少。按照边际效用理论当中的“均衡”原则制定经济政策,那么在一人一票原则的民主社会肯定会发生“多数人的暴政”。

    因此维赛尔的理论是非常滴危险,一不小心就会滑入极端平均主义的泥沼。不过不管怎样,袁燕倏还是要和这位三巨头中硕果仅存的大师拉拉关系。

    当然啦,我们的袁大师肯定是不会错过米塞斯的啦。而当这位正主读到《Socialism》的时候,就会发现这本书比他正在构思的那一本还要完善,不过有的地方也显得十分“怪异”。

    反正袁燕倏一口气往维也纳大学寄了二十本。就连“蝙蝠”熊彼特和现年才22岁的哈耶克,他都给寄了一本。

    有人问啦,他为什么这么关注奥地利学派,为什么不自成一派呢?

    …………………

    水个万把字容易,缩成一章难啊。

    当然慕容水平有限精力也有限,还请各位病友不吝赐教。

    不喜欢看这个病友们放心,下一章是大师大杂烩,不会再像这一章详细介绍他们的理论了,忍忍就过去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