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仁美对答如流:“这不是辩口不辩口的问题,这是……”
杨业伸手制止了他们的争吵:“潘大人言之有理!抗击辽寇是我平生最大的志向,而开科考试,我显然不如潘大人……”他躬身向太宗深施了一礼,恳求道:“陛下!就让我去增援边关吧?”
高怀德提醒太宗:“陛下!不管是谁,要赶快决定呀!”
太宗对杨业的这种有自知之明和抢重担、让便利的态度还是比较满意的,救兵如救火,片刻不得延误,他即刻传旨道:“好!那就让火山王杨业挂帅,呼延赞为副元帅,带领精兵十万,即刻救援遂城。待遂城解围之后,再直捣十六州,给朕恨恨地杀一杀辽国的锐气!”
杨业、呼延赞躬身应道:“遵旨!”
杨业深知“救兵如救火”的道理,他的动作快的惊人。
平日里朝廷发兵可是个大事,一般总要由兵部大臣搬出在军籍的士兵花名册,由出征的将军或偏将在花名册中按照年龄大小、身体强弱、武功高低等状况进行挑选,再将挑选出的士兵编伍排营,配好将官,然后依据良辰吉日,在军校场放炮点阅,出城上路。这个过程至少要三天。
然而杨业却既不选兵,也不点将,他只带着呼延赞和大郎延平、二郎延定、三郎延安、四郎延辉、五郎延德、六郎延昭和七郎延嗣以及自家所属的杨家兵三千人,三声炮响,全军上路。时间只用了半日。
那一个火速出兵到前敌战场上征杀去了,这一个却躲在家里苦苦思索着怎样笼络皇上,怎样发展势力,怎样把对手踩在脚下……潘仁美在一步步走着下坡路,也在一步步地滑向了大奸大恶的罪恶边缘。
下午刚交申时,太监总管王侁和刘文裕就屁颠屁颠地来到潘府,他俩听说杨家出兵去了遂城,便忙不迭地跑来为潘仁美庆贺。
王侁借花献佛地斟了杯酒端给潘仁美:“太好了!潘大人,您这个釜底抽薪计用的实在是太好了!这一下,老杨被支出京城,武科场就完全操纵在了咱们自己的手里,网罗大批人才绝非难事喽!”
刘文裕也奉承道:“若非此故,潘大人又怎舍得把大宋的兵权拱手让给那老杨?这就叫做两害相遇取其轻对不对?”他殷勤地斟上美酒,谄媚地请大家干杯饮净,又老谋深算地追逼着潘仁美:“主考大权既然落在了潘大人的手中,那潘大人可否提携一下我兄弟刘文进呢?”
潘仁美眉头一皱:“文进是我的得意门生,老夫一向待之不薄。短短五年即提为副将,你还想如何?非要弄个武状元吗?”
王侁有些迁怒刘文裕逼的太急,但提拔刘文进也是他王侁的主意,许过的好处不能不作数,何况汴京城里里外外都需要自己的人……他帮着刘文裕求道:“刘公公的意思无非是想让文进弄个京官儿当当。”
潘仁美见王侁讲情,不得不重视:“弄个京官?”
刘文裕紧跟着又砸死了一句:“对!咱家爱说个爽快话。您若让他弄上武状元,脱离边关苦寒之地,咱家送您一千两黄金!”
一千两黄金!这个诱惑太大了!潘仁美动了心,他不是没见过钱,也不是很在乎钱。但他做了武科场的大主考,让什么人当武状元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如此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换来千两黄金,他何乐不为呢?
他嗫嚅着回道:“老夫不为钱,自己门生焉有不提携之理?”
刘文裕见潘仁美答应,格外高兴:“好!咱就算说定了。”他高兴地斟上三杯酒:“借花献佛,我先敬潘大人和王公公一杯!”
潘仁美客气地:“大家一同干吧!”
三个人共同饮干了杯中的酒。
刘文裕抹了把嘴角残酒,挺神秘地说:“潘大人,咱家再透露你一个小消息。圣上近日为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