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贤一见到太宗来了,忙跪到太宗马前奏曰:“微臣耶律贤特向大宋皇帝陛下请罪。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抗拒天兵,妄动干戈。今设下双龙大会,纳首称臣,永修盟好,恭候陛下光临,万望陛下宽恕!”
韩昌跟着跪下:“罪臣韩昌叩见宋皇陛下!”
萧天佐、萧天佑等众辽臣一齐跪下:“叩见宋皇陛下!”
太宗心中得意万分,表面却故作谦逊地:“天庆王贤弟快快请起,韩元帅及诸位爱卿快快请起。”他下马搀扶起耶律贤,又招呼韩昌、萧天佐等人起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望诸位爱卿牢记此番教训,从今往后安居乐业,永保咱们宋辽两邦和平相处,华夏神州再无战火蔓延!”
众辽国大臣频频地点头,好像小孙子在听爷爷的嘱托。
耶律贤急忙抢过话头:“陛下!微臣在会盟台上略备了几杯水酒,给陛下您和八大王殿下接风洗尘,请惠顾!”
太宗相让着:“请!”二人手挽手进了土城。
八大王等人早已下马,这时也在萧天佐等辽臣邀请下进了城。
琼娥公主走在最后,她再次向韩昌请战:“大姐夫,还是让我领着姐妹们为宋皇陛下献一支契丹舞吧,准保给你个惊喜。”
韩昌略一思忖道:“好吧!不过一定要舞好,不许有破绽。”
琼娥公主大喜:“一定,一定,你就瞧好的吧!”她一招手,舞女们跟在她身后,叽叽喳喳地鱼贯进入了土城,奔往会盟台。
这会盟台建在土城中轴线上偏北的地方,它东西长约五十丈,南北长约十五丈,台基高两丈八尺,一色的大青石砌成。台上的议和殿修的更为齐整:朱红色宫墙,琉璃瓦铺顶,挑拱飞檐,雕梁画栋,门前两根浮雕龙柱,门头悬挂着黑底金字木匾,上书赵匡胤手迹“议和殿”三个大字。殿内窗明几净,香烟缭绕,一片祥和的气氛。
太宗和八大王在天庆王陪同下登上会盟台,来到议和殿,他见天庆王说话毕恭毕敬,萧天佐、萧天佑等辽臣始终陪着小心,完全是一副议和的样子,又见到皇兄太祖的亲书金匾,心中颇为得意。
而老令公杨业则不同。他没想到这金沙滩上还有一座土城,土城中还有这宏大的建筑;眼看一路站满了辽国将士,将官盔明甲亮,士兵号坎整齐,不由的忧虑道:陛下不听良言,身入险地,看来是凶多吉少啊!
议事殿里,耶律贤和太宗、八大王分别按照主位客位坐定。
四名彪悍魁梧的辽将分站在耶律贤的身后,杨家的延嗣、延昭、延德和延辉按照老父亲所示也分站在太宗、八大王叔侄的身后。
而在通向议和殿的楼道口两侧,在潘仁美的指挥下,延平、延定、呼延赞、高君宝和潘龙守在了左边,延安、延顺、郑印、石彦超和潘虎守在了右侧,这个楼道口辽军没有顾得上布防,是宋军占着优势。
韩昌和杨业也并肩登上会盟台,走进议和殿,守在殿门两侧。
正宴开始了,耶律贤手执酒壶走向太宗,为叔侄二人斟酒:“微臣犯上作乱,触怒龙颜,实属罪大恶极呀……”他归回本位,给自己斟了个满盏:“还望宋皇陛下多多原谅。来来来,先干上一盏压惊!”
太宗婉拒道:“实在对不起,朕今日喉头有恙,不能沾酒。”
耶律贤不由得一愣,又自寻台阶道:“那么微臣先喝个赔罪酒。”仰起脖子干了一杯,又抄起筷子示意太宗:“陛下请用膳!”
八大王又插嘴谢绝道:“适才出城前,我叔侄已经用过。”
那边的太宗叔侄警惕着不食酒饭,这边的四郎延辉也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他因为站在最外侧,忽听得身后垂挂的布幔窸窣作响,更加增添了心中疑问。他想也未想,伸手便挑起布幔的一角向里张望——
布幔那边就是十多名等待献艺的舞女。那琼娥公主因临时决定要做第一行刺人,正在和原定的舞女换衣服。不料布幔一挑,竟被四郎窥见了自
己的冰肌玉肤,她的脸“唰”的一下羞红了。
布幔放下了。站在耶律贤身后的辽将耶律奚底嘲讽四郎道:“别疑神
疑鬼瞎担心,老弟!那是为宋王献艺的舞女,不是刺客!”
四郎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