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邺城。
刺史府,中堂。
韩馥打量着手上的檄文,沉吟许久,方才对堂下这早已久候的诸多文武道:“现今青州刘备发来檄文,声称受了圣上密诏,邀我等讨伐董卓。诸公以为,我等是助刘还是助董?”
“明公!”一个男子起身面带怒容,义正言辞道:“敢问明公是做得汉家的官,还是他董卓的官?”
韩馥面上红润,对方这话确实很伤人,一时间竟然让这个州牧大人语塞。
“敢问明公,刘将军秉承大义奉天子诏讨不臣,我等身为汉臣不思为国尽忠,难不成还要助纣为虐吗?”男子再次逼视韩馥道。
“刘从事此言差矣!”另一个男子起身看向刘子惠,道:“这汉家朝政不举,天下臣民共怒,方才有董公大军入京师安定社稷。”
说到这他向韩馥道:“大人此官职乃是董公推举,难不成大人此番在董公危难之际便要吃完饭摔碗吗?且那刘备受了董公齐王之位,定然野心膨胀欲求不满,此番定然是要利用我诸家兵力陷董公于危难,夺朝政号令天下尔!”
刘子惠不屑的看向这人,冷声道:“宋桥大人此言乃大逆不道之言!便说刘将军昔日斩二张定河北,又安定青州大败三十万黄巾,此等功劳便是封王拜相也不为过!而这董卓入京师以来,屠戮大臣,霍乱朝政,我等不思协助刘将军举大义,更当何时?”
宋桥还欲说话,韩馥便挥手打断了他,对其他人问道:“渤海袁绍、幽州刘虞、公孙瓒有何动作?”
一男子起身抱拳道:“禀明公,袁绍在南皮集结兵马,欲要前往陈留会盟!刘虞与公孙瓒分别排遣三千军士前往渤海交付袁绍,也图助战!便是那.”
“便是什么?”韩馥问道。
“便是那平难中郎将张燕也亲率两万军士前往陈留!”那男子怯生生道。
“什么?”韩馥大手在腿上一拍,喝道:“难道我韩馥还不如一个黑山贼吗?”
说罢,他双目坚定看向众人,道:“吾意已决,使潘凤点齐马步兵一万五千人,前往陈留会盟!”
“诺!”众人纷纷抱拳行礼道。
兖州东郡,濮阳。
刺史府,刘岱正与一个中年男子对坐室中。
“元伟,你觉得我等当如何?”刘岱看向面前的中年男子,问道。
男子便是原本轨迹中真正发动讨贼檄文的桥瑁,本来他心中便有如此想法,在收到刘备的檄文之后早已兴奋不已。
“公山兄何故迟疑?”桥瑁道:“兄长本是汉室宗亲,这家国蒙难自当站出来为皇为国。”
“话是这般说!”刘岱愁道:“若真如此,还不知道多少人会在我兖州地界集中,到时候这粮草供应只怕便是落在我等头上。兖州最近的情况,你也知晓,我等如何供应的起?再者,那么多路人马集中,倘若生变对于兖州来说将是诺大兵灾啊!”
桥瑁沉重点头,这刘岱的顾忌未尝不是他桥瑁的顾忌,但是这顾忌还是败在了心中翻腾的热血上,道:“公山兄可要慎重才是,这刘备号召天下豪杰齐聚陈留,便是要拉兄长下水啊!”
“我又何尝不知道?”刘岱也是一阵头大,一想到自己无缘无故便被刘备拉下水,心中还很是气愤:“若是我等拒而不受,只怕便是那董卓灭亡前的陪葬!届时各路大军压境,我等四面迎敌,又哪里会有什么胜算?”
桥瑁点点头,道:“只是不知这张邈作何打算,毕竟大军将会在他的地盘上集结。”
“哪里想的这许多?”刘岱苦笑道:“这山阳太守袁遗和济北相鲍信都已经带着两万大军前往陈留了,我还未做决定,他们倒好直接跑着去了!”
“那兄长可要尽快了!”桥瑁道:“估摸着这张邈定然不会拒绝大军入境,届时我兖州派系便有五支大军在此,便是大获全胜后也能互相策应!”
刘岱又不是不会数数,自然知晓桥瑁这所谓的五支大军是何意思,看来自己不同意还不行了!就连自己身前的人都已经打定主意了。
“你觉得我当率多少人马前去为佳?”刘岱问道。
桥瑁见对方既然已经有心了,自然也不会再瞒着什么,足一道:“这袁遗和鲍信各领一万人前去,而张邈手上估摸着应当也有一万人,届时我再出一万人便合计有四万人。”
说到这,他对刘岱道:“兄长若想战前钳制各方势力,战后分的更大利益,昭显我兖州实力便可带六万人前去会盟!”
“若兄长想要韬光养晦,便率三万人前去足矣!”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