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不知谁想出的这一句话,实则精辟。人生中有当兵的历史,是光荣的历史,有当兵的人生,是不后悔的人生。

    当过兵的人,心中有大爱。因为走进军营的那一天起,就明白祖国高于一切,爱国爱家皆统一。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就是献出年青的生命也要赴蹈汤火。

    当过兵的人,肩能担责任。因为成为军人的那一天起,就知道军中无戏言,说一不二敢立军令状。为了领土领海领空的完整,就是与阵地共存亡也要坚守和担当。

    当过兵的人,性格最直率。因为手握钢枪的那一天起,就信奉横平竖直,线条方块。当一个动作不整齐划一,宁愿在骄阳下、大雨中站立几个小时也无怨无悔。

    当过兵的人,情感最真挚。因为新兵入伍的那一天起,就战友战友亲如兄弟,无论来自内地还是边疆。即使退伍各散五方,也时常想到我的老班长你过得怎么样。

    当过兵的人,青春永长驻。因为穿上军装的那一天起,就把绿色作为了人生的底色。遇到再多再大的艰难曲折,也始终有如青春的力量而执着勇敢前行。

    和平年代,对军人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否定。不知是谁说出的这一句话,更为现实。人群中不是每个人都当过兵,没有当过兵的不一定认可军人的价值。

    中越自卫反击战中,有一个县牺牲了十几个兵,遗体安葬在云南边陲的烈士陵园。斗转星移,时隔三十年,这个县的又一个兵在烈士陵园附近当兵,看见全国其他县市安排了烈士亲属来扫墓祭奠,就好心在县政府的网站上,给家乡的县官写了一封信,希望家乡当官的也安排烈士亲属来祭奠。可是却得不到支持,一拖再拖。后来这封信,被烈士同年一起当兵幸存回来的战友们看见了,就在网上发起讨论,还制作了烈士哭喊妈妈的音诗画放在网上。我清楚地记得有这样一组镜头,画面开始是中越自卫反击战的战斗场面,一会就是烈士陵园的一排排墓碑,随着朗诵的诗有这样一句“妈妈!我在南国殷殷的红土地下,静静等了您三十年啊!您怎么就不来看我一眼!妈妈!请您原谅儿子的不孝,不能为您养老送终!”当看到这里,我是一个很难有眼泪的人,就禁不住泪满欲滴。最后网上跟帖的接二连三措辞犀利。有人气愤地评论:这样的政府,不如国民党政府。迫于压力,政府才解决了资金,安排了人员带队,了却了烈士亲属三十年的心愿。

    悲哀啊!这就是地方小官的境界。他们从学校门走进机关门,靠吹捧本事当上地方一手遮天的官。也许夜深人静的时候,当兵的忍受着想家的痛苦在为祖国站岗放哨,他却在为了提拔请客送礼巴结领导,哪有对军人的真情实感?每逢春节,八一建军节在电视新闻上看到这些官员去慰问部队官兵的镜头,恐怕都是一种政治上的作秀。

    还有一些没有当过兵的人,认为当兵不就是在部队呆了几年,又没有打过仗。林林总总的说法,乱七八糟的评价,他们怎么知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道理?

    欣慰的是,共和国一直没有抹灭军人为之尽义务的默默奉献。老红军、老八路、抗美援朝的老军人不说,带病回乡的农村退伍军人一直就享受着补助,前些年参战涉核的退伍军人也解决了补助。更欣慰的是,前些年,国家对年满六十岁的农村退伍军人也解决了适当的补助。

    当过兵的战友,当兵三年不后悔,后悔一生没当兵。无论别人怎么看,他人如何说。祖国没有忘记我们,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