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4万物有灵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论证物质世界的自动原则,最终做出了万物有灵的结论。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有灵魂的,至少是有生命的,这是它们运动变化的原因。布鲁诺所处的时代,神学盛行,人们坚信“人类中心论”的观点,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体,包括太阳,都是围绕地球旋转。布鲁诺捍卫了哥白尼所提出的“日心说”理论,抛弃了“人类中心论”并否定了万物中只有人类才有灵的观点,为此,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到了17世纪,德国的哲学家莱布尼茨对“万物有灵”做了更加形象的描述。莱布尼茨提出了“单子论”他认为,精神性的单子是惟一的实体,物质就是这些单子的组合,实体本身具有内在的能动原则。也就是说,物质的每一部分都不是死物,都可以被设想成一座充满植物的花园,一个充满鱼群的池塘。植物的每个枝桠,动物的每个肢体,每一滴体液,都是一个这样的花园或这样的池塘。虽然花园中植物与植物之间的泥土和空气、池塘中鱼与鱼之间的水并不是植物也不是鱼,然而却包含着植物和鱼,不过常常极为细微,我们觉察不到而已。因此,宇宙中没有任何荒芜的、不毛的、死的东西,没有混沌,没有混乱,只是看起来如此。这有点象远处池塘中所显示的情况:人们在远处可以看见池中鱼群的一种混乱和骚动,而分辨不清鱼本身。莱布尼茨这种观点,同佛法中所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说法很相似。

    当然,后代哲学家对“万物有灵论”还有更加深入的探索,都想从独特的视角来诠释宇宙万象。像英国的生物物理学家詹姆斯。拉伯劳克博士,他通过科学研究,提出了“万物之母”的理论,认为地球就是一个大生命体,万物之间互相影响,像是一体的。无论是哲学家抑或是科学家如何肯定万物中蕴含着灵性“人类中心论”的惯性依旧在影响着人类。人类总是下意识把自己的灵性抬到最高,一如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所说:“人是万物之灵。”莎士比亚这句话有其相当合理之处,但人类绝对不能以此为依托,想凌驾于宇宙法则之上,对大自然失去尊敬,从而肆意妄为,破坏大自然。如果比较苛刻地看待这句话,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灵就灵在有思想,有逻辑思维能力上,但人类的理性思维却经常容易犯错,以至于人类历史中充满了太多荒谬、残忍、可笑的事情。也可以说,上帝给了人类理智,就降低了人类的感官本能。有一则叫“蚝的启示”的故事对号称是万物之灵的人类很有启发意义,这则故事说:

    有位名叫布朗的美国海洋生物研究者,他把一批蚝带到深入内陆,离开海岸千多哩的实验室,于是他发觉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当千多哩外的海洋涨潮时,他那远离海岸的伊利诺伊州伊凡士顿实验室里所养的蚝,都张了开来,当千多哩外的大海退潮时,便阖起来。一张一阖,随着看不见、听不到的远方潮流,丝毫不爽。

    就像蚝儿对家乡没齿难忘。

    这还不是最奇妙的地方,蚝儿随着远方家乡海洋的潮起潮落张阖了两星期后,全体开始以另一种时间和节奏张阖,似乎浑然忘了家乡海洋的呼唤。

    布朗计算了前后的差异,惊得合不拢嘴,原来蚝儿现在张阖的新韵律,恰好是假设实验室所在地的伊凡士顿是在海边的话,潮水来到和退离伊凡士顿的时间。

    蚝儿的家乡并不是在远方,而是无处不在的宇宙。

    宇宙家乡

    这则故事或许说明了一个道理,除了人类之外,所有的动物都“知道”自己生活在宇宙中,都有灵性,在这点上,认识最落后的反而是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灾难来临之前,动物们往往会本能感受到一些异常。例如,地震之前,老鼠、蜈蚣、蛇等动物能感到地壳的异常,纷纷搬家到安全的地方,这些动物的生存本能远远超过了人类。佛法金刚经先说“无我相,无人相”最后到“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或许有其内在的用意。西方哲学家柏拉图说:“人体是灵魂的监狱。”所以,人类万不可自恃独特的理性思考能力和聪明才智,在宇宙中唯我独尊,最后自取灭亡。

    事实上,撇开这些哲学家、宗教家,或者一些科学家对“万物有灵论”的具体研究成果,我们很能理解,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良苦用心,那就是,希望人类能和宇宙自然、天地万物和谐共处,爱惜我们的地球母亲。从今天的情形来看,人类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过于善忘,对施予和滋养我们生命的地球母亲忘恩负义,肆无忌惮地将她纯美清净的特质变成有毒的污物,还振振有辞地说这是文明的进步。中国西汉时的思想家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的理论,他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如果人类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对这种理论,我们不能简单视之为“迷信”正如不能武断否定水结晶实验的结果一样。试想,如果众生之间充满杀戮和仇恨,对大自然也肆意污染和破坏,这些负面的信息累积在地球上,时间久了,地球自然会“生病”天灾自然会出现。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互相感应。放下人类理性的怀疑,我们更愿意相信“爱和感恩”可以使水结晶变得美丽,同样可以使众生万物变得美丽,变得和谐。

    最后,请让我们人类共同记住:人类作为整个宇宙中的一分子,应该学会和其他灵性万物和谐相处,共创美丽温馨的地球家园,共享美妙绚丽的宇宙自然。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