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四十二章 清理(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襄阳府。邓城。

    立马郊外的玉昔帖木儿和哈剌哈孙显然是在等什么人。

    在他们的周围,数十名骑兵斥候早已被撒了出去,可以说方圆几十里之内的任何异常,基本上都逃不过他们的侦视。

    一位信使已经快马而来他们禀报:“上使距此已不足三里。”

    在相互又看了一眼后,玉昔帖木儿和哈剌哈孙开始放马前行。

    玉昔帖木儿和哈剌哈孙当然都知道,虽然他们肩负驻守襄樊的重责,可当大汗派来使者时,他们也要亲自来接,不能给来使留下自己倨傲、跋扈的感觉。

    玉昔帖木儿和哈剌哈孙已经看见远处飞扬的尘土,不过,也只有当他们看清楚使者是何人时,玉昔帖木儿才真正在心里面舒了一口气。

    从北元的角度来看,至元三十年的襄樊仍不能算是已岌岌可危,因为襄阳府辖下的五个县,还在他们的手里。

    也只有身在襄樊的玉昔帖木儿和哈剌哈孙才清楚,自己所承受的压力实际上已经变得越来越大。

    这是由于,之前他们主要面临的,是来自于南面张世杰所率宋军的威胁,但当双方于宜城附近激战过后,另一路宋军从德安府(即后世的安陆)出兵,不仅攻下了信阳,而且开始攻击随州。

    此时的玉昔帖木儿和哈剌哈孙都知道,德安府原本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它地处一个交叉口,由此继续向北,是信阳(即后世的河南信阳,从信阳再向北,就是当年岳飞重创金军主力的偃城);向西,就是随州、枣阳,然后直达樊城。

    因此,对宋军来说,占领了信阳,也就意味着可以阻挡住从这个方向而来的北元河南援军,让宋军随后可以放心地沿着随州、枣阳这条道路向樊城进攻。

    反之,对北元来讲,失去了信阳,如果再丢失了随州、枣阳,襄樊将要受到两面夹击。

    玉昔帖木儿和哈剌哈孙并非不清楚德安的重要性,但德安就在汉阳的边上,元军根本无法控制住哪里。

    其实他们更明白的是,元军在宜城附近交战中的失利,使得自己丧失了主动权,不仅让宋军在正面站住了脚,而且总体形势已经变得对自己不利。所以,他们一面上书向大汗请罪,一面请求援军、补充军械和粮饷。

    上书后的玉昔帖木儿和哈剌哈孙是忐忑不安的,因为他们不知道将会面临大汗怎样的处罚。

    但是,在看清楚前来的使者之后,哈剌哈孙未必能立刻就明白,可玉昔帖木儿是真的放下了心。

    彻里也是蒙古功臣的后人,他的祖先早年跟随成吉思汗征讨大金国,后来就留守在了中原。

    忽必烈即位后,曾有意识地选拔蒙古勋贵后人中的佼佼者到朝廷中任职。玉昔帖木儿和哈剌哈孙都在此列,彻里则属于进入朝廷比较晚的。

    不过在有一点上,彻里和玉昔帖木儿一样,就是他也是忽必烈身边的近臣,且肩负查访各地情况之责(有点类似于过去查访使的角色),经常出入于大汗的左右。

    彻里所担的职责,已经决定了他过去和玉昔帖木儿关系很近,甚至就是玉昔帖木儿这个御史大夫的下属。

    那么现在忽必烈派他前来襄樊,责备的含义就很淡,抚慰的意思要更重。所以,见到熟人和过去下属的玉昔帖木儿,顿时就安下心来。

    等到彼此见了面,彻里也不多言,只是使了个眼色,玉昔帖木儿当即了然,立刻下令:“回营。”

    也只有到了城内玉昔帖木儿的军营中落座,且屏退了其他人之后,彻里才开口向玉昔帖木儿和哈剌哈孙问道:“我前来襄樊,还有何人知晓?”

    虽然彻里是自己曾经的下属,可他现在所代表的是大汗,所以玉昔帖木儿立刻回道:“收到快马的传信后,除了哈剌哈孙,我只带了亲卫前来,襄樊至今还无人得知。”

    彻里当即也舒了口气:“这就好。”

    随即他站了起来:“大汗口谕。”

    玉昔帖木儿和哈剌哈孙立即也站了起来,恭敬地弯下了自己的身躯。

    “襄樊之事,朕已尽付汝等。两位爱卿尽可放手为之。有不从者,可自行处置。”

    玉昔帖木儿和哈剌哈孙明白了,大汗这是把襄樊地区的生杀大权也交到了自己的手上。

    但彻里随后就从自己身上拿出一封信函。

    “这是在下临行前,伯颜大人请大汗转交给两位的密信。”

    玉昔帖木儿和哈剌哈孙顿时一怔。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