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四十二章 清理(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身在徐州的伯颜,那么老远地要给他们一封信,而且还是通过大汗来转交,什么意思?但在看了这封信之后,他们立刻恍然。

    因为伯颜在这封信中就表述了一个意思:

    “……眼下的宋军,已今非昔比,绝对不能和他们进行阵战,否则即使胜了,所付出的代价,也远非蒙古骑兵所能承受。蒙古骑兵在今后的交战中,只能发挥机动、快速的优势,选准机会,打了就走,万万不可和他们过多纠缠。……”

    玉昔帖木儿更从这封信猜测到,之所以大汗没有对他们的失利怪罪,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有了伯颜的这封信。因为看了这封信就能知道,战败之责不在于他们作战不利,而是有些事情已经不可挽回的彻底变了。

    彻里在玉昔帖木儿和哈剌哈孙看信的时候没有吱声,他非常清楚自己真正的使命是什么。所以,当这两人看完信之后,他取出了一份诏书,慎重地递给了他们。

    “这是大汗给你们的密诏,见诏即行。”

    看完这份密诏,玉昔帖木儿望了彻里一眼,彻里则对他点了点头。

    ……

    如今的北元荆湖行尚书省府衙,平章政事要束木和理算官阿散正在密议。

    要束木和阿散原本都是西域之人,桑哥掌政后,要束木极力讨好桑哥的妻子,并借此成为了桑哥的亲信。

    (元代很多有身份的僧人都有妻子,他们到底能不能称为僧人,怕是也只有天知道。)

    自北元失去江南之后,襄樊所在的荆湖地区就成为境内相对较为富庶的地方,在朝廷的赋税来源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于是,桑哥就将自己的要束木和阿散派到了这里,除了掌管朝廷赋税的征收,顺带理算过去的账目。

    对此时的北元各地官员来说,一个掌管赋税征收的官员,就算是平章政事,也不见得有多重,因为北元的每个行省都有好几个平章政事。但负责理算的官员,职位就是再低,也不能轻视。这是由于,在桑哥的主导下,一旦理算官找到错失,立刻就能抄相关官员的家。

    所以,无论是要束木、还是阿散,原本在荆湖地区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甚至下面的官员要先来见他们,再去见上官。但这种情况在玉昔帖木儿和哈剌哈孙到来之后,就开始改变了。

    玉昔帖木儿不仅是忽必烈的近臣,而且还是朝廷里的御史大夫,本就有监察官员的使命。他和哈剌哈孙新来,也不可能有什么账目上的过失。故此,在对待要束木和阿散的态度上,就很不买账。

    相反,玉昔帖木儿在到了襄阳之后,通过一番了解,还曾上书忽必烈,罗列了要束木和阿散借着理算贪赎的罪状。

    (历史上的阿里海涯就是倒在要束木的手上,而要束木倒台后,仅家中就抄出黄金四千两。)

    要束木和阿散是从桑哥那里得到这个消息的。虽然忽必烈也曾问了一下桑哥,桑哥以“理算难免遭人非议”为由,给搪塞过去,忽必烈就此没有追究。可要束木和阿散却对此怀恨在心,因此一直在寻找玉昔帖木儿和哈剌哈孙的过失,准备报复这两人。

    他们也的确在至元二十九年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借口,这就是宜城之战中,玉昔帖木儿和哈剌哈孙作战不力,由此导致官军失利。

    要束木和阿散写了奏章之后,直接派人送给了桑哥,再由桑哥直达天听。他们相信,桑哥同样想对付这个讨厌的玉昔帖木儿。

    但这封奏章在送走了之后,却始终没有下文。

    今日就是他们商议是否再次上一道奏章,因为这时候的他们也知道,元军在信阳、随州等地再度失利。

    作战失利的罪责在元代其实并不小,领军将领小则廷杖,大则抄家赎罪,更重的杀头。

    当下,要束木问道:“你真的已经打探清楚了?”

    阿散信誓旦旦地回道:“大人放心,下官已派人查问清楚。虽然军中之事他们瞒得紧,但这样的事根本就瞒不住。”

    要束木当即点头:“哪就好。败了一次可以不管,可一败再败,我看谁还能为他们在朝中说话,就算是大汗怕也无法容忍。”

    阿散顿时恭维奉上:“就是,朝廷换个人来,怕也不能会打成这样。让他们这样弄下去,迟早这襄阳城会丢在他们手中。”

    “你立刻将奏章拟好,派人连夜送往大都,交到国师手里。”要束木阴冷的声音继续说道。“然后准备抄家吧。”

    阿散顿时心领神会。

    也就在这时候,院子里面传来了一阵杂乱的脚步声,随后有一个声音在门口响起:“要束木接旨。”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