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三章 霹雳手段巾帼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让所有在场的臣工们惊讶不已。

    文明太后见拓跋宏至诚至孝,惊讶地问他:“疮毒邪恶,腐臭难闻,你小小年纪也不怕污秽中毒。”三岁的拓跋宏天真无邪地说:“我听太医说,只要把脓血清除干净,父皇的疮毒就会好。”由此可见拓跋宏的精明早熟。

    尽管如此,文明太后仍然相信,一个小小的孩童,总比他十六岁的父亲要好驾驭得多。皇太后在平城大造“皇帝禅位”舆论的同时,在后宫分别召见了任城王拓跋云、中书令高允、尚书陆跋等重臣,对远在漠北的太尉源贺,也寄去书信,说明太子拓跋宏是名正言顺的继位者。要他们支持拓跋宏,反对拓跋子推继登皇位。

    果然,过了几天,远在漠北的太尉源贺奉诏进京,参与公卿会议。

    会上,献文帝先发制人,说:“朕继登大位以来,虽惮精竭虑,文治武功却乏善可陈,招致母后嫌怒,啧有烦言。今欲禅位,更扶明主。中都大官、京兆王拓跋子推施法治政素孚人望,鞍马征战,令敌丧胆。又是先皇昆仲,理应继登大位,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拓拔弘以为皇帝的话一言九鼎,群臣一定会俯首称是。哪晓得这事太过重大,群臣默默无言,都在考虑自己的措词。

    性情急躁的任城王拓跋云首先站了出来,他虽说是京兆王拓跋子推的弟弟,但对朝廷的格局看得十分清楚,谁要是忤逆了皇太后的意旨,即便是当了皇帝,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拓拔云横扫一眼在座的衮衮诸公,大声说:“陛下方隆太平,临覆四海,岂能上违宗庙,下弃兆民?且皇权圣位,承社稷之重,历来是父子相传,沿习成例,即便是要禅让,也应该是皇太子继承正统。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陛下若将帝位转授旁支,恐怕不是先祖的遗愿吧。况且这样做,无疑会鼓动奸乱之心,挑起祸乱之源,这样的大事,不能不慎重啊!”

    源贺紧随其后,赞同拓跋云的观点,说:“陛下今欲禅位给皇叔,臣担心这样做会乱了皇权排列序位,必然会引起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请深思任城王的谏言吧。”

    尚书陆跋更是激动地表白:“陛下若舍弃皇太子而立其他诸王,臣立马就刎颈殿庭,决不奉诏。”

    拓跋弘一听陆跋这威胁的语言,脸色都变了,嘴唇哆嗦了好久,才挑了个“软柿子”——选部尚书赵黑,认为他一个太监,决不敢违背皇帝的意愿,就手指着他说:“赵黑,你谈谈自己的看法吧。”没想到赵黑出班,跪在殿前说:“臣以死拥戴皇太子,不晓得还有其他事!”

    献文帝见朝堂上一边倒地支持策立皇太子,这才意识到皇太后的厉害,在禅让问题上来了个偷换概念,把自己逼到了死角,只得无奈地叹了口气,也想来个偷换概念,就以退为进地说:

    “好吧,这皇位还是由太子继承,不过,如今皇太子太过年幼,还不能理政,不如先让拓跋子推暂继皇统,待几年太子成人之后,再归权于太子。”

    这种以退为进的把戏哪里骗得过一个个精明过人的大臣。中书令高允说:“太子幼冲,可效前朝周公辅成王故事,在座衮衮诸公,还怕选不出几个精明干练的辅臣。”

    献文帝被逼得无路可退,只得硬着头皮宣布退位,将皇位传继给太子拓跋宏。高允说:“昔汉高祖称皇帝,尊其父为太上皇,今皇帝幼冲,万机大政,犹宜陛下总理,谨上尊号曰‘太上皇帝’。”

    拓拔弘不甘心于不知不觉间就被一个女人弄下台,存心要与之继续较量,于是以退为进,将皇帝玺绶传给拓跋宏,自己当上太上皇。宣布:皇帝年幼,重要的军国大事仍由“太上皇帝”决定,以为这样就剥夺了文明太后的临朝称制。就这样,拓跋宏继皇帝位,史称孝文帝,这一年他才五岁。

    献文帝为了表示自己干干净净的退出了政界,也做了一件扯人眼球的事——果然从永安殿搬出来,住进了皇宫北面的崇光宫。

    老皇帝为显示自己心如静水,崇光宫搭建屋顶的椽木都是砍来的原木,连修创都没有,更不用说绘图上漆了。宫门前的台阶也是泥土垒成的,并非石头,更不用说汉白玉了。又命工匠在平城西山,莫悲兄弟开凿云岗石窟的附近修建佛塔,他不时居住在那里,与和尚们一起念经诵佛,似乎真的是看破了红尘。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qg8.cc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