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出梅,这气温就腾腾地窜上去了。想来,黄梅天虽然潮湿郁闷,倒也分外凉爽。雨季一过,这压抑许久的太阳似乎要尽显独霸天下的威风,热辣辣地阳光如利剑般灼刺着大地和大地上的一切。行走在县城的街道上,满目刺眼的阳光和川流的车辆,希望寻到一片绿树的阴凉,却只有高大建筑的玻璃幕墙将阳光反弹到路面行人的身上。忽然,很怀念儿时乡村的田间小路,毒日头下,无论走到哪里,都有绿色的荫庇;忽然,很羡慕许多城市的林荫大道,城市与自然如此贴近,夏日在绿茵里变得温和美丽。每每从乡村回来,从别的城市回来,回到这座我生活的县城,就觉得特别的拥挤、杂乱。城市的土地被各种建筑占领,犄角旮旯里都被违章建筑挤得水泄不通;城市的街道被各式汽车所占领,路边的人行道成了停车场,横七竖八摆满了轿车、面包车,路中间横冲直撞地呼啸着各式车辆,路旁难得看到一棵大树,一棵可以倚靠歇凉的大树。总是在修路、扩路;总是在种树、拔树,于是想在这座城里里找一条林荫路,真是天方夜谭。
有人说,一座城市“富不富、就看树”树多,树大,树成荫,这个城市就富有。有一年去昆山,我确实有这种感觉,城市不是很大,房屋建筑都被绿树簇拥着,城市街道被绿地包围着,居民的幸福感就写在脸上。也有人说,一座城市“富不富,就看路”路宽,路直,路层叠,这个城市就富有。去上海,就有这种感觉。大都市的豪华与富有,让居住在其中的人都被金钱财富拥挤压迫得难以轻松喘息。上周去山东参加新教育年会,一个淄博市,分为六区三县,每个区县之间都被乡村的田野分割,每个县区之间都有宽阔笔直的林荫道连接,穿行其间,同行的老师们无不感叹这里笔直的路和路边大片大片的花草树木,在我的概念里,山东的经济似乎没有我们江苏发达,的确,淄博似的楼房没有我们这边高大林立,车辆没有这边量多牌大,但是山东人拥有更宽的路和更多的树,到底谁更富有呢?
我所居住的小城最是令人费解。说经济萎靡吧,的确如此,教师的绩效工资总发得最迟,发的最少,土地支撑下的经济,寸土真被当成寸金,凡是能建房的地皮都建房了,能买的都卖了,公共绿地少的可怜。真说穷,似乎又不像,这座小城的居民私家别墅比周边城市要多,居民的私家车就在这两年年内突然涌了出来,以致城市、街道、小区无法承受着蜂拥而至的私家车,于是大街小巷,道旁路口,到处都毫无规章地停放着车辆。再说了,小城的居民生活质量也不差,不说别的,夜晚的挨家挨户的酒店都宾客盈门就可窥一斑了。我就生活在这座小城里,在被楼房和汽车挤占的城市一角喘息。
烈日下,我推着自行车,在拥挤混乱的街道上小心翼翼地行走,边走边胡乱地想着上面这些问题。平日上班总是开汽车,放假了,买个菜,逛个街,开车极不方便,最主要是没处停车。便决计着骑自行车,可是长久不骑,车胎已扁成一条皮带,链条也锈迹斑斑了。我就这样来到炎炎烈日下,满大街地寻找修自行车的铺子。起先将车推到附近的欧贸商场,这里个体商铺云集,各式商品齐全,早前记得广场上有配钥匙、修鞋、修车的,便过来寻找。转了一大圈,也没寻着,广场一角配钥匙的还在,一柄大伞撑起一个铺位,那配钥匙的正埋着头跟人在qq上聊天,我怯怯地问了一声:“老板,这附近有没有修自行车的?”那人头也没抬,回了一句:“没有。”我只得到别处寻找,欧贸商场临街店面房,有好几家修汽车的店铺,最边上一家的玻璃门上贴着“修理摩托车”我鼓足勇气请教那位正在修摩托的师傅:“师傅,你这里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